24.9 C
Taipei
星期四, 27 10 月, 2022
Home科技新聞AI人工智慧2018年度AI人工智慧公司Top10排行榜

2018年度AI人工智慧公司Top10排行榜

人工智慧 的領域中,在國內除了有「PTT 創世神」杜奕瑾的台灣人工智慧 實驗室之外,在國外更是早已有許多公司置身於人工智慧 的領域。依據美國 Money 所公布的 2018 年度 10 大 人工智慧 公司排行榜,上面不乏你我都熟悉的企業,還有來自大陸的公司,所列如下:

1. NVIDIA Corporation 輝達公司

NVIDIA 最為人所知的是以顯示晶片為主的產品。但自 2016 年開始,另一條以 AI 人工智慧 為主的產品線為 NVIDIA 帶來廣大的業績後,NVIDIA 便也致力於AI 人工智慧 產品的研發與應用,包含自動駕駛、遊戲、雲端、大數據等領域。

2、Alphabet (Google 的母公司)

Google 整合了所有資訊:Gmail、Google Drive、Youtube、Google Ads、GA 等,並從這些地方獲取了大量的數據,並善用其大數據優化他的搜尋引擎與 AI 人工智慧

3、Twilio

也許你沒聽過雲端通訊公司 Twilio ,日前這間公司才善用 AI 人工智慧 取代知名的英國馬莎百貨 (Marks & Spencer) 100 名總機人員,並處理其百貨公司於英國 640 間分店的電話。根據 Retail Dive 報導 ,Twilio 系統可以在幾秒鐘內將語音呼叫到正確的部門、分店或聯絡中心,準確率超過90%。Twilio 的系統每年以即時分析1,200萬個顧客互動,使Marks & Spencer更有效地解決問題。

4、Amazon (亞馬遜公司)

Amazon 對於 人工智慧 技術的使用已經不是新聞了!電商平台上,運用 AI 統整出搜尋排行、量身訂做的產品推薦、需求預估、倉儲決策、詐騙防治等功能之外,竟然也有 AI 服裝設計師!日前旗下的「Lab126」研究團隊也利用 AI 從網路大數據取得資料,蒐集IG與FB照片並分析歸納時下的時裝流行,並塑造出最新的時尚趨勢。

5、Micron Technology (美光科技)

Micron Insight 2018大會上,全球第三大記憶體製造商美光科技宣布透過其創投公司(Micron Ventures),在 人工智慧 及機器學習新創公司投資一億美元。而其本業與營收重心記憶體產業,是 AI 發展的核心。美光對於AI新創公司的大手筆投資,有助於加速 AI 的發展,也會帶動對於 DRAM 與 NAND 記憶體與 3D Xpoint 等次世代記憶體的業績。

6、Microsoft Corp (微軟公司)

誰說老狗玩不出新把戲? 這間傳奇又老資歷的的科技業巨擘正已轉型成專注於雲端服務公司。目前的 CEO Satya Nadella 對於讓公司的菁英員工們致力於研究 AI 人工智慧,一點都不害怕!雲端服務所獲取的大數據足以讓他們研發基因組學、精準個人化醫療、人類語言科技、輔助型復健機器人等應用於醫療的 AI 人工智慧

7、百度

大陸的搜尋引擎公司 (中國大陸的 Google 大神),跟 Google 一樣,透過對中國大陸 14 億人口的雲端服務所獲得的大數據資料,已是美國人口的四倍。這些數據資料將對其 AI 的機器學習品質有很大的進展。加上中國大陸政府宣告將在 2030 年成為 AI 人工智慧 技術的全球領導者,百度要發展 AI 人工智慧 真的可說是蔫時地利人和啊!

8、Intel (英特爾公司)

為了爭奪 AI 應用大餅,迎戰勁敵 NVIDIA,Intel 採「全方位」AI 晶片策略反擊。自去年賣出了去年售出10億美元的 AI 晶片 (雖然只佔 Intel 年度總營收的1.5%) 之後,今年也加速 AI 人工智慧 晶片布局,推出除了主打的「Xeon 可擴充 (Intel Xeon Scalable) 」CPU 外,也挖角了 AMD 顯示晶片 (GPU) 大將,也許是為了即將進軍GPU鋪路。

9、Facebook

機器學習的背後,都是需要一套滿滿的大數據才行。而 FB 平均每個月都有 22 億活躍用戶,AI 是 FB 的商業核心,需要作為其消息來源 (News Feed)、人臉辨識技術、假新聞辨識、聊天機器人等功能的演算。2018 年更是從 IBM 的 AI 部門挖角了大將 Jérôme Pesenti 領導其機器學習部門。

10、騰訊

中國最大的社交軟體「微信」的幕後公司,本身既有的「微信」社交 APP、騰訊雲雲端資料庫、雲端主機等服務已累積了龐大的大數據資料庫。近日在西雅圖建置了 AI 人工智慧 實驗室,由之前在微軟研究院待了 20 年的老研究員來主導。該新實驗室是對騰訊現有的深圳總部的 AI 人工智慧 實驗室的一個擴充基地。該實驗室由200多名工程師和50名人工智慧科學家組成。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