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相信不少想進入程式設計一行的朋友們,一開始是都會苦惱該選擇哪個,希望能避免最後徒然耗費金錢、精力和時間。當然這兩種語言各有各的市場,不管選擇哪種語言,在職場上一定用的到,差別在於哪個語言更方便、更有效率。
本次我們將要比較 Python 與 Java 各自的特色,幫你分析你的第一堂程式設計課程,該從哪個語言下手。
Python 、 Java 有什麼差別?
讓我們比較一下 Python 和 Java 的編寫方式,以及如何影響編寫體驗:
1.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OOP)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可以被視作一種在程式中包含各種獨立、而又互相呼叫的類別(Class)和物件(Object)的思維,OOP 中的每一個物件都應該能夠接受資料、處理資料並將資料傳達給其它物件,因此它們都可以被看作一個小型的機器、或者說是肩負責任的角色。
在 Python 中,從數值、字串、字典、元組對象、它們所對應的類別、函數、模塊等等,都是「物件」。而 Java 中的函數,基本數據類型等都不算物件。但是光想弄清楚數據如何成為物件的概念,對初學者來說就已經是容易混淆的難題了。
所以很多人偏好 Python 的理由,也包含了它「支援多種程式範式(Multi-paradigm programming language)」的特性,就是除了物件導向之外,Python 還支援了命令式、函數式和程序式程式。其本身擁有一個巨大而廣泛的標準庫──這表示著你可以由上而下創建函數式或命令式代碼,對於只想用幾行編碼就寫出一個應用程式的程式設計師來說,使用 Python 將會非常簡潔快速。
(當然,從技術上講,Java 也可以用來編寫函數式或命令式代碼,但 Python 更適合此類代碼。)
2. 可讀性和空白字元(Readability & White Space)
Python 不強制使用任一種編程範式(註:「範式」告知何時使用哪種設計架構,共有三種:結構化程式設計、物件導向程式設計與函數式程式設計),這樣的特性讓 Python 更加適合初學者學習編程,也適合整合不同的程式語言,做語法決策。
與 Java 相比、大部分情況下 Python 可以用更精簡的程式來完成更多事。如 Python 使用大量空白字元(包含空格、TAB字元、換行符號等)取代其他程式語言的分號等,因此不需要在每個語句的末尾都使用分號。
在 Java 等其他的程式語言中,一個小小的分號足以讓你功虧一簣!例如:你可能孜孜不倦地寫出長達百萬行的程式,但最後忘記了分號而無法運作!無論是新生菜鳥還是江湖老手,這都有可能發生,這會迫使你寫出井井有序的代碼,以避免往後可能造成的混亂,其他語言在語法結構上也同樣嚴格。
另外還有外觀上的差異:對於變數、函數、類和文件等的命名,Java 是使用以大小寫作區分的「camel-case(駝峰式命名法)」;而 Python 使用的「snake_case(蛇形命名法)」則統一小寫,且字與字中間使用底線「_」區隔,輸入相對方便。
一項研究指出,與駝峰式命名法相比、大腦可以更快地辨識蛇形命名法。
總體而言,Python 的程式碼往往不那麼令人生畏、閱讀起來更近於口語;而 Java 可以使你更加井然有序、條理分明,特別是在還不熟悉程式語言的情況下。

3. 靜態與動態
Python 與 Java 最大的區別之一在於:兩種語言處理變數的方式:Java 是靜態類型的,而 Python 是動態類型的。
Java 要求在第一次聲明變數時,就必須要定義它的類型,且不可再修改,這就是所謂「靜態類型」;而 Python 無需立即聲明變數的類型,且後續可以改變一個變數的類型,例如可以把整數變數替換為字串(string)。
同樣,函數參數可以傳入任何對象。「鴨子型別」(duck typing)使 Python 非常方便且易於使用。不過,這也容易讓下一個接手代碼的人難以理解,除非附上完善的標註。
4. 編譯與直譯
高階語言(high-level language)都需要先經轉換,才能將原始程式碼「翻譯」成機器看得懂的二進位機器碼。因「翻譯」動作的不同,而將程式語言分為「編譯式語言」(compiled language)和直譯式語言(interpreted language)兩種。
而 Python 是一種直譯語言,需要安裝一個直譯器(interpreter)將執行到的區塊進行解析(parse),再執行對應的機器碼。因此,執行效率較低於編譯式語言。
這也表示其他人要使用你的程式碼,同樣需要安裝直譯器,沒辦法直接將其發送給同事或客戶。
這既是 Python 的缺點、也是優點,如果要建構用於商業用途的程式,需要倚賴直譯器與多一道直譯流程;但這也表示可以將 Python 添加到 PATH、或直接在 cmd 下運行 Python 腳本,而無需經歷冗長的編譯階段。
Java 技術上既可以直譯也可以編譯。如同編譯語言,會先把程式原始碼編譯成位元組碼(byte code),再將位元組碼直譯之後執行。這種技術會比純編譯語言來的慢一些,但是卻又擁有直譯語言的特性。也因此 Java 程式碼通常更具可移植性。
對初學者來說,哪個更容易入門?
初學者通常更適合從 Python 著手、打開通往程式設計領域的大門。即使對於還沒弄清楚(Class)和物件(Object)概念的人,依然可以合乎邏輯地使用 Python,而且它簡潔的代碼畫面,可以為初學者減低精神壓力和提供喘息空間,它的靈活性也很強,足以在課堂外使用。
如果對建立 Web 應用程式、與科技新創公司合作或對資料科學感興趣,那麼 Python 是你不錯的選擇。
另一面來說,Java 的複雜性和重重規則「可能」有助於你早期就養成良好的習慣,並且為將來專業程式設計師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
如果你希望未來在一家大公司任職程式設計師、想製作 Android 的 APP 或者已經決定未來要學習 C 語言,那麼 Java 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要先有心理準備面對陡峭的學習曲線!
歸根結底,如果是從「簡單、易學、好上手」來看,Python 毋庸置疑是更好的起點!趕快手刀報名 Python 程式設計課程吧!
推薦閱讀:
非資工系出身,產品人員「Python 課程」結業後轉職大醫院當網站工程師
當了快八年的業務,因Java課程而成功轉職程式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