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Google 公布新膚色量表,補足原人工智慧辨識量表的不足
人類膚色的分類模式:菲茨派屈克度量(Fitzpatrick),是 1975 年時美國皮膚科醫師菲茨派屈克發明的人類膚色分類模式。作為現今科技產業常用於人工智慧辨識系統(如臉部辨識、智慧手錶感測器等),菲茨派屈克度量有 6 種膚色模式,為醫學上為皮膚類型進行實際分類的起點。
不過 Google 的技術人員表示,菲茨派屈克度量對於深膚色人群的代表性有其不足之處,因此 Google 與長期深入研究膚色影響議題的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 Ellis Monk 合作,推出有 10 種新膚色的量表:MST 膚色量表(Monk Skin Tone Scale)。
MST 膚色量表的研發與人工智慧領域的應用
Google I/O 2022 開發者大會公布 MST 膚色量表將取代舊有的的菲茨派屈克度量,並將應用於 Google 旗下的各種產品之中,比如 Google 搜尋引擎服務。
Google 搜尋引擎團隊中的 Susanna Ricco 博士表示,膚色會改變圖像的呈現方式,也會影響人們的生活體驗。為了確保人工智慧辨識技術能確實適用於不同膚色的人群,Google 技術團隊不斷測試並改進照片中人像背景和外觀。
此外,與 Google 合作開發量表的 Monk 指出:之所以透過 Photoshop 和其他數位藝術工具挑選出 10 種膚色,是因為對幫助訓練和評估 AI 辨識系統的人來說,10 是較易管理的數字,對一般人而言,10 個選項也是一個較為合宜的數量。
Google 搜尋服務現在已經開始應用 MST 量表,比如說,當用戶搜尋「新娘妝容」、「穿搭」等關鍵字,搜尋頁面上就會顯示以 MST 膚色量表為基礎的色調,讓用戶自由選擇最合適的選項。
MST 膚色量表,為 Google Real Tone 功能進行強化
除了 Google 搜尋引擎服務,MST 膚色量表也強化了 Google Pixel 上的 Real Tone 功能。
Real Tone 可以透過 AI 運算偵測照片中的人像,自動調節白平衡和曝光,將照片中人像的膚色、髮色都呈現得更加真實。MST 膚色量表無疑強化了 Real Tone 對於運算與偵測的敏感度,這個服務也適用於將照片上傳到 Google 雲端相簿的用戶。技術團隊表示,此功能不只 Pixel 手機能用,也支援 iPhone 和其他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