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架空奇幻·真實新聞 人工智慧撰文一把罩
人工智慧合成圖文的技術可說是一日千里!繼之前 NVIDIA 的 AI 可捏造幾可亂真的人臉後,特斯拉 CEO 馬斯克的人工智慧事業「OpenAI」團隊也研發出一款撰文神器「GPT-2」,文筆造詣極佳,可模擬各家文豪手筆、各報社的寫作風格而生成對應的文章。
今天只要給 GPT-2 少許的文字片段,它就可以編撰時空背景相呼應、文筆風格不違和的續集。曾經有工程師給 GPT-2 一小段 新聞以及一段經典文學名作的片段,它生成的續集都讓人嘆為觀止。兩個例子分述如下:
例一:經典名作《一九八四》
身遷新聞記者和社會評論家的英國左翼作家──喬治·歐威爾,代表作有《動物農莊》和《一九八四》等。歐威爾經常以反面的態度,質疑現實中「看似井然有序」的社會。他質疑傳統文學中歌頌的「幸福」、「浪漫」、「美好」,可說是反烏托邦文學的先驅。
一次研究團隊給 GPT-2 看《一九八四》中的一段敘述:「四月間,天氣寒冷晴朗,鐘敲了十三下。」
人工智慧就接續寫出:「我正開著我的車去西雅圖,做我的新工作。我把油加滿,插上鑰匙,然後發動它。我想像著這將會是怎麼樣的一天……」
如此的文筆,繼承了原作者對現實社會充滿不安與質疑的態度。無論是「開著車到另一個地方」、「新工作」,還是一切都就緒 (加滿油、插上鑰匙、發動) 後,仍然「不知這一天會如何」,字裡行間都有歐威爾的影子。
例二:關於珍奇異獸的科普文章
研究團隊們又給 GPT-2 一段看似科普的文字敘述:「…科學家在安地斯山脈中的一個未開發的村莊中,發現到一群獨角獸。讓人驚訝的是這群獨角獸會說英文…」
於是人工智慧接續道:「這群科學家就給這群動物命名為 Ovid’s 獨角獸。這群頭上有四個角、銀白色的獨角獸之前從未在科學界被發現過…科學家猜測這群動物的起源,是在人類有文明之前…」
以上人工智慧的敘述,文字量超過原文的八倍。儘管現實生活中是否有這只「Ovid’s」獨角獸,AI 寫科普文真的是「寫什麼像什麼」,可生成可信度高的文章 — 這就是 GPT-2 危險的地方,容易讓人信以為真。因此 OpenAI 決定不釋出其訓練好的模型,只公開一小部份模型和範例。
New AI from @OpenAI can generate a news story from only 2 sentences of context.
This one’s about the discovery of talking unicorns.https://t.co/7i3XJRG6cc #ML #MachineLearning pic.twitter.com/hh8Oszlf0X
— MIT CSAIL (@MIT_CSAIL) February 14, 2019
▲只要給予人工智慧 GPT-2 片面文字,它即能生成對應的續集。上圖為 GPT-2 針對關於獨角獸的科普文所生成的接續文案。
飽讀詩書八百萬 AI變成文案達人
其實 GPT-2 超凡的文字造詣,也是經過學習而來。它曾「閱讀」的網頁已超過 800 萬,所以現在只要給它一小段文字內容,GPT-2 都能生出對應的續集。續集內容流暢、段落分明,且與原本的內容與風格零違和。無論是經過杜撰的文學作品、或是知識內容、新聞稿等,都難不倒它。
要產出可信度高的假新聞,對 GPT-2 來說易如反掌。也許就是這個原因,馬斯克才會退出 GPT-2 的研發團隊 OpenAI 的事業。至於馬斯克退出 OpenAI 的來龍去脈,請點擊此篇文章:自家的人工智慧太會寫假新聞!馬斯克嚇到離開 Open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