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圓角矩形」是近年盡人皆知的 UI 設計優勢,自 iPhone 4 發售至今日,到處都可以看到這個乍看簡單、但其實富有深意的幾何圖形。
然而圓角矩形何以能擄獲 Steve Jobs 以至於世人芳心呢?箇中緣由,其實也藏在哆啦 A 夢身上!
「圓角矩形」在現代 UI 中代表簡約、清爽與和平易近人。這些印象是因幾何圖形能帶給人們的心理暗示,任何圖形設計元素如形狀、線條、顏色、紋理和圖案,都能淺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感官認知,從而讓平面圖形附上不同的喻意。
乍聽之下有點形而上學,但其實我們從童年開始就不斷在接收幾何圖形的心理暗示了——許多卡通動畫中的角色,也都被賦予了「幾何暗示」!
三角形的小夫、方形的胖虎……哆啦 A 夢中的幾何暗示
陪伴許多人長大的國民作品《哆啦 A 夢》(ドラえもん),其中的主要角色個個形象鮮明、深入人心,是運用幾何圖形設計角色的好範例:
自戀愛現、在狡猾的同時又常有鬼點子的小夫,從是身形、嘴形到髮型都呈現三角形;而個性粗暴、蠻不講理,但在緊要關頭時又展現了正直的胖虎,無論臉型與身體都呈現寬大的方型。
至於個性善良溫柔、富有同情心的靜香,臉型與整題造型都較圓潤,沒有稜角;至於最備受喜愛的哆啦 A 夢,整個角色從頭到手都是圓型設計。
不只日本,歐美的畫家、藝術家、動畫師等角色設計專家們也時常以「幾何造型」為基底,藉此創造出引人入勝、個性鮮明的角色,足見一個好的幾何設計所具有的優勢。
以下影片為藝術家實際示範如何以基礎的圓型、三角形與方形設計角色形象:
卡通之外 賈伯斯也瘋狂的圓角設計
不只卡通動漫畫之外,許多商業產品也為了讓客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採用親民的圓角設計。
話說從頭,要談圓角矩型,就不得不談它成為設計趨勢的轉折點——iPhone 的發布。Steve Jobs 認為:所有物件都有圓角,而且相較於圓形與橢圓形,圓角矩形設計在生活中其實更為常見。
如以下影片所示,2020 年發售的 iPhone SE 依然保留標誌性的圓角設計:
1981 年,Steve Jobs 要求當時任職蘋果的電腦工程師 Bill Atkinson 設計出可以快速畫出圓角矩形的方法。當時已能快速繪製出長方形、圓形與橢圓形的 Bill當下便反駁:「圓角的矩形很難用電腦技術畫出來,而且又不必要!」
Steve Jobs 二話不說便把 Bill 從座位上拉起來,指著房間內的白板、桌椅等所有圓角矩型的物品。更帶著他出門上街,指出大街小巷每個小角落的圓角矩形給他看:「你看,到處都有圓角矩形!」
最後,在一個「禁止停車」的圓角矩形路標牌被指出來後,Bill 認輸了。「好啦,我放棄。我回去看看是不是真的跟我想像的一樣困難。」
隔天下午,Bill 就研究出快速繪製圓角矩形的方法。如今在 iOS 系統裡,這個幾何圖形已經成為其 UI 介面傳承的一部分。
不只是「好看」 圓角設計的背後深意
近年 3C 產品硬體設計上都大量使用圓角,UI 介面設計也順其自然地大量採用圓角。除了是為了要「跟上潮流」,圓潤的造型也的確讓產品設計加分。舉凡服務性產品、企業官網、社群媒體、網路商店等,需要 UI 介面的地方全都導入圓角設計。但是圓角「好看」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
人們為何會熱愛圓角的科學根據尚未定論,大致有以下三種說法:
1. 認知負荷論(cognitive load theory)
認知負荷理論是由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家 John Sweller 於1988 年提出,他假設人類的認知結構由工作記憶和長時記憶組成。其中工作記憶也可稱為短時記憶,容量十分有限,一次只能記下 5~9 條簡單的訊息。
著有《視知覺》(Visual Perception)的瑞士物理學家、藝術家 Jürg Nänni 也曾提出:視網膜中區處理「正圓形」是最快速的,而處理多稜角的形狀則較吃力,速度也較慢。
結合以上理論我們可以得知:「圓角」更容易被大腦處理,因為它能夠降低大腦的認知負荷,也有利於在同樣時間內接受更多資訊。故比起一般的矩形,人類的大腦更願意接納圓潤的圓角矩型。
2. 視覺動線論
視覺動線是指在讀取眼前資訊時,視覺移動時所構成的方向路徑。這表示視覺動線決定了設計的焦點所在、擺放的位置與順序。
人眼在擷取資訊時,通常不一定會意識到有視覺動線隱藏其中,但眼睛卻會自然而然地依照視覺動線的設計來移動。
而圓角的「曲線」能自然地、圓滑地帶動一般人的視覺動線,而不會感到突兀與刺眼。
3. 曲線偏坦論(Contour Bias)
以演化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人在面臨可能造成危害的事物時,會湧現出恐懼、不安與抗拒的情緒,這是人類經歷長時間的演化後遺傳下來的「適應體」,目的是幫助我們存活,提高生存機會。
除了心理學,腦科學也指出當面對尖銳的物體時,大腦的杏仁核活性會增強。杏仁核是邊緣系統的皮質下中樞,有產生情緒的功能,能產生恐懼記憶並引發應急反應,讓身體能逃離危險。
所以,人類對於形狀銳利的物品往往有先天的排斥,如會連想到尖銳物的方角矩型;對於有曲線的圓融物體則會有較高的接納度,讓圓角矩型不被人腦淺意識抗拒。
圓角不是萬靈丹 善用不濫用才是好的 UI
我們已經知道了圓角佔有許多先天優勢,但並非一股腦地選擇圓角就是正確答案。
在 UI 設計的領域,需要考量的有品牌識別、選用字體、色彩配置以及邊緣線條的採用等等,今天企業若要一切都端正穩重,那圓角就不一定是最佳解答;並且若是矯枉過正,使用弧度過大的圓角可能會看起來不專業,造成反效果。
UI師能塑造出怎麼樣的品牌視覺,背後有許多的「眉眉角角」,需要不斷吸收新知、訓練思考,長時間累積自我的美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