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UI vs. UX 設計 – 為什麼容易搞混?
UI 設計 和 UX 設計 常常被混在一起使用、或將兩者視為同一種專業,也有不少公司開出「UI 設計師」的職缺,卻要求應徵者兩種能力兼而有之。
除了因對 UI、UX 不甚了解外,其中一個原因是 UX 包含的事情較為廣泛:從介面設計、視覺風格、程式功能和運作效能等等都是其中一環,與 UI 設計或多或少有所重疊。而且許多專業設計師對這兩種專業都有涉獵,久而久之就常見 UI、UX 並稱的狀況了。

但隨著對 UI、UX 的認識日漸普及,目前的分工也越來越明確了,接著讓我們來看看 UI 和 UX 究竟是什麼吧。
什麼是 UI 設計?
UI 表示「使用者介面」(User Interface),無論是網頁、手機 APP 或是電腦軟體,只要眼睛所見的頁面都是 UI 設計的守備範圍。
從吸引使用者點擊的按鈕、閱讀的文字、文字輸入欄、空間配置、畫面排版、轉場和任何形式的視覺元素,一同組成一個龐大的視覺佈局。

除此之外,UI 也是人和電腦相遇的地方──電腦具備某種功能,人想要利用這些功能,需要進行「輸入」(inputs)和「輸出」(outputs)。介面就是輸入和輸出的規劃安排,讓人們得以應用電腦來創造出他們所需結果。
以上工作由 UI 設計師負責,他們選擇配色方案、按鈕形狀、線條的寬度和文字的字體,精心打磨每一處「眉角」。而一個好的 UI 設計通常具有以下特色……
好的 UI 設計 會具有的優點:
1. 清晰
介面的所有視覺元素皆脈絡分明、一目瞭然,使用者不需要刻意思考每個元素的含意。
2. 熟悉
使用者可以依照過往習慣操作你的介面,如:點擊一次為選取、點擊兩次則為打開該項目。
3. 一致性
保持整個介面的風格一致,這樣使用者可以習慣操作模式。
4. 防呆機制
一個好的使用者介面該避免使用者不小心犯錯。
5. 事半功倍
好的介面可以讓使用者以最少的「輸入」達成所需的「輸出」,還能讓有經驗的使用者更有效率操作。

待設計完成後,UI 設計師會寫上標註和說明,轉交給工程師進行撰寫。因需要與工程師溝通配合,UI 設計師必須跟上科技的進步,對程式語言也要一定程度的了解,避免產生和工程師溝通不良的狀況。而帶有前端工程師及設計師雙技能的人會被稱為「介面工程師」(UI Developer),可以自己設計畫面也自己寫出網頁。
而 UI 設計師有時也會與「平面設計師」(Graphic designer)一同被討論,他們同樣關心美學、同樣要使介面充滿魅力、引人注目並切和主題,但平面設計師不需考慮「使用者怎麼操作」的問題,平面設計基本上也不需要被操作;而 UI 設計師則要思考如何引導使用者操作並完成任務,故兩者還是大不相同的。
什麼是 UX 設計?
UX 表示「使用者體驗」(User experience),顧名思義強調的是「使用者的感受」。
為了帶給人們良好的體驗,必須先進行使用者洞察、產品研究、市場趨勢研究,到建立資訊架構、規劃任務流程、繪製線框圖(Wireframe)和與 UI 設計師溝通互動設計與視覺設計間的怎麼互相調和,最後交棒給工程師。
而使用者會得到怎麼樣的體驗,取決他們如何與應用程式互動:希望體驗流暢、直觀?那導引要設計的合乎邏輯;想讓使用者覺得自己有效地完成任務、而不是在打一場戰爭?這都取決於 UX 設計師的功力。

當然使用者介面和體驗有著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因此 UX設計師會跟 UI 設計師密切合作,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會混淆兩者。不同的是,UI 設計師的任務是確定使用者介面的外觀,而 UX 設計師負責確定使用者介面的結構、功能、操作方式和反饋體驗。
簡而言之,UX 如果設計良好、直觀又流暢,則使用者將獲得良好的體驗;反之則可能會把使用者趕跑,UX 設計師的工作就是努力避免出現第二種情況。那一個好的 UX 設計會具有哪些特色呢?
好的 UX 設計 會具有的優點:
身為 Mailchimp 使用者體驗設計總監的 Aarron Walter 在他的《為情感而設計》(Designing for Emotion)一書中,告訴讀者如何才能讓使用者愛上你的網頁、產品或應用程式。
此書中參考馬斯洛需求理論、提出「使用者需求理論」,成為 UX 設計師思考與決策的重要參考:

「使用者需求理論」金字塔從底層至頂層依序為:功能性、可靠性、實用性、趣味性。
從金字塔我們可以看出,產品所提供的「功能」是最基本需求;「可靠性」則是指在一定的條件、時間內穩定地達成使用者的需求;「實用性」表示使用者能順利透過產品完成他們的需求、並未來若有相同需求的時候,優先想到你的產品;最頂端的「趣味性」能滿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作為與使用者的情感紐帶,讓使用者對產品產生好感與認同。
以上是 UI、UX 的差異分析與介紹,那它們兩者有什麼相同呢?又要如何才能相輔相成、成為完美的設計呢?
UX 設計人員也常會利用叠代式開發(iteration),即先製作其介面互動的線框稿,並以此獲得使用者的回饋,再將其整合到設計之中,獲得更好的版本。
研究是關鍵!無論 UI、UX 都需要研究驗證
UI、UX 若想要盡善盡美,最重要的的就是要做各種事前研究!
無論是 UI 設計 或UX 設計師,都必須先做各種功課——盡可能收集資料、行為數據以研究使用者的需求,思考、分析和預測使用者在當下可能的行為、行為背後的動機以及隨之而來的體驗感受。
而研究所得的數據資料將應用在初版設計上,接著有的 UI、UX 設計師會透過真人測試或使用者訪談,取得使用者最直接的回饋、觀察並記錄使用者使用產品的整個過程、發現需求並構思解決方案,以確定設計能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即使無法進行真人測試,也會透過 A/B 測試、易用性測試(Usability test)等方式在開發時就先測試找出問題,進一步對設計進行修改或優化。

而這樣「研究分析、設計開發、測試反饋、修改優化」的流程會重複多次,這樣的開發法又被稱為疊代式開發。與傳統的瀑布式開發相比,疊代式開發能降低風險、提早得到使用者反饋,也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成功率。
採用這種方法,可以在完全確定設計需求之前就開始進行開發,在一次疊代中先完成一部分設計,再通過使用者的回饋來細化,再開始新一輪的疊代。
對於 UI 和 UX 設計師來說,事前研究都至關重要,也都使用類似的方法,以求規劃出得宜的設計。
結語:如何讓 UI/UX 相得益彰?
即使 UI 設計 與 UX 設計是截然不同的專業、各自涉及迥異的技能,但它們都是彼此不可或缺的存在。
即使有精雕細琢的介面設計,也無法掩飾笨拙又難用的操作流程;而枯燥乏味的視覺設計也會無法吸引使用者、從而埋沒了出色的使用體驗。
UI 設計師確立使用者介面的外觀,而 UX 設計師安排使用者介面的運作。在 UX 設計師在鑽研如何用有限的篇幅、提供使用者最多又不會過多的資訊時,UI 設計師正在努力讓這些繁雜的訊息精美地呈現在螢幕上。這是一個非常需要合作的過程,也有賴雙方緊密且良好的溝通。
以行動號召按鈕(Call to Action,CTA)為例,看 UX 與 UI 的分工:
1.UX 設計師
提出需要多增加一個按鈕、為何如此能讓使用者滿意、決定如何重新安放所有按鈕。
2.UI 設計師
設計新按鈕的外觀,而其他按鈕也可能受影響而需重新調整如形狀、顏色、大小、特效等外觀。
3.UI、UX 設計師重疊的互動設計
當使用者點下按鈕後將會導向某個頁面,UI 著重在按鈕外觀的能見度與視覺導引;而UX 則著重在導向的網頁是否能滿足使用者的期待。

如果你正在規劃要朝 UI 還是 UX 領域邁進,那麼最重要的還是思考自己對哪種設計類型感興趣。如果還不熟悉設計領域,建議這兩個方面都可以嘗試一下,有了在這兩個領域的實際經驗,不僅可以更了解自己適合哪個領域,也可以使你無論最後選擇哪一個,都能成為更好的設計師!